【文博论坛】翰墨因缘 烟霞痼癖——过云楼书画的鉴藏

来源:

发布日期:2017-05-17 14:04

详细介绍:

苏东坡曾以老庄式的超脱,提出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的观念,并称“欲使书画二物常为吾乐、而不能为吾病之法,则莫若视之如烟云之过眼。”苏东坡的这种观念,在清代苏州过云楼主人顾文彬这里,得到了强烈的回响。


wbjt-xiangqing01.jpg


光绪初年,顾文彬自浙江宁绍台道林下归来之后,将自己平生鸠集的书画名迹——法书58件、画迹188件,著录成《过云楼书画记》,由其子顾承共同参订。其中法书大致属于传统帖学一脉,内容包括法书名迹、唐宋写经、尺牍手札、诗文卷轴以及著述手稿等;绘画大致属于文人画南宗一脉,而元四家、明四家、清六家尤为大宗,具有明确的流派观念与流品意识。


wbjt-xiangqing02.jpg


这些多方鸠集得来的藏品,想当年或展玩于竹窗松轩之下、或相赏于真率销寒之会。本次讲座将从回顾明清书画收藏的公私消长与地域转移之背景入手,根据《过云楼书画记 续记》、《待访录》、《过云楼日记》等重要文献与此次“烟云四合”展出的传世名迹,探讨其鉴赏方法,钩沉其鉴赏趣事,并阐述顾氏家族书画收藏的渊源与趣味、传承与流散等问题。


wbjt-xiangqing03.jpg


这些多方鸠集得来的藏品,想当年或展玩于竹窗松轩之下、或相赏于真率销寒之会。本次讲座将从回顾明清书画收藏的公私消长与地域转移之背景入手,根据《过云楼书画记 续记》、《待访录》、《过云楼日记》等重要文献与此次“烟云四合”展出的传世名迹,探讨其鉴赏方法,钩沉其鉴赏趣事,并阐述顾氏家族书画收藏的渊源与趣味、传承与流散等问题。